小品吧
郭德纲 岳云鹏 春晚 宋小宝 赵家班 开心麻花 最新小品


首页 > 台词剧本 > 话剧《小井胡同》剧本完整版

 小井胡同》是一部话剧。

小井胡同

话剧《小井胡同》台词剧本完整版)
 
 
人  物 表

(人物年龄以第一次出场时为准)
滕奶奶———穷苦的武术名家滕凤山的孀妻,戊戍年间降生在北京,是小井胡同一块历史的碑石。
水三儿——男,三十多岁,世袭的引车卖水者,跟滕 凤山学过武术,师徒有生死之交。
吴 七——男,三十来岁,国民党警察巡长,油,胆小 怕事,但心眼好。
毕 五——男,四十岁,心狠意毒,坏。他出身于人 贩子世家,其父老毕五在前清时垄断着往紫禁城输送太监的事业。
刘家祥——男,三十多岁,十四岁进电车厂跟滕凤山 学手艺。但也打过鼓儿,作过小买卖。
刘 嫂——三十来岁,刘家祥妻。正直,有点迷信, 心软,但嘴上厉害,不怕事儿。
疤拉眼大哥——男,十八岁,小名叫“大启子”,十来 岁时失去父母,开始自谋生计,靠画糖人为 生。他是大杂院里穷孩子们的靠山。
二 妞——八岁,刘家祥的姑娘,疤拉眼大哥最知心 的小朋友,大名叫刘桂英。
小结实——五岁,刘家祥的养子,一对被枪杀的共产 党人的遗孤。刘嫂怕拉扯不大,抱到庙 里许了愿,得个法名叫”僧保”。
马德清——男,四十多岁,“魏宅”的老家仆,慈眉善目。
七十儿——男,十六岁,“魏宅”买来的一个孩子,后 成为马德清的义子。
许 六——男,三十多岁,是以织袜子为生的小手工 业者,胆小、老实、窝囊。
春 喜——二十多岁,从良的下等妓女,许六的续 妻,心眼不坏,但常常被病态心理所折磨。
小妮儿——九岁,许六前妻之女,后被刘家祥夫妇要 走,改名刘桂芝。
石掌柜——名瑞丰,男,三十多岁,开粮店的小商,精 明、世故、有点自私,但心眼不坏。
石嫂——三十来岁,石家内掌柜的, 一个字不识, 却自以为聪明,常被别人当枪使。
杨半仙——男,四十岁,改卖年画的测字先生。
小环子——男,二十五岁,卖假药的,馋、懒、不要脸。 
小男苯——男,十七岁,石家的小伙计,正派,没有野心 。
小媳妇——姓周,二十多岁,小力苯之妻,依仗权术, 曾爬上居委会主任的宝座。
陈九龄——男,二十多岁,石掌柜的师侄,被抓去的 国民党伙,没文化,对社会上的大是大非 分不太清,心眼不错,嘴特别好说。
九嫂子——二十多岁,陈九龄之妻,心好、本份、少言 寡语,遇事儿没主意。
小曹——男,二十来岁,小井的“管片儿”警察,后 升为所长,耿直、善良。
大牛子——陈九龄之子,五四年生人,“七零届”。
大 马——男,二十岁,街道合线厂的红卫兵,七六 年成为工人民兵,表面看缺点心眼,实际是“光往里傻不往外傻”。
增  福——男,二十五岁,石掌柜的侄子,菜市场卖鱼的。老实,不会说瞎话。
小六九——男,一九六六年生人,二妞(刘桂英)的儿 子,刘家祥的外孙。
小  宋——男,合线厂红卫兵,后为工人民兵。
伙 计——“都一处”饭庄的伙计,男,三十来岁。 国民党兵甲、乙——都是三十来岁。
红卫兵甲、乙——都是男的,十五、六岁。 四川来京串联的红卫兵——两男一女。
小伙子甲、乙、丙——大牛子在火葬场的朋友,都是 男的,二十多岁,膀大腰圆,浑身力气。
梨贩子——男,五十多岁。
民警甲、乙——公安局的武装警察,都是男的,三十来岁。

第 一 幕

时  间 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一月二十一号——农历腊月 二十三——俗称小年下。晚饭前后,恰是申时尾、酉 时初——灶王爷即将升天的时刻。
北平和平解放前夜。 地  点  北平,小井胡同。
场  景  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小胡同。往右走,出南口,可以 奔娘娘庙;往左走,出北口,是小市。胡同的腰部凹 进去一块,成了一片长方形的小空场。同时,使胡同 腰部出现了一小段南北墙。舞台选的恰恰就是胡同 这个腰部。可别小看了这片小空场!太平年间,每 逢冬夜,卖馄饨的、卖熟羊蹄儿的、卖老豆腐的、卖灌 肠的……哪个做小买卖的走进小井,不得在这儿撂 撂挑子,吆喝几声呢!到了夏天,空场上长的那棵老 椿树,可给老街坊们造了福喽!它那大伞似的身板 儿,洒下那么大片的树阴凉儿。人们端着粥碗,凑到 树底下,诉说着一天的穷苦和委屈……
正中是七号。这是个住着贫苦下层市民的大杂院。 院门的顶端,用青砖、瓦片砌成的“五瓣花”的门楼已  经很破旧,门板上早年间刻下的对子:“处事留余地, 存心居自安”由于风吹雨淋,早已模糊不清。院里,迎门一堵砖砌的破影壁。
偏右,闪出来的那段南墙上还有个小门。门楣上,一个搪瓷灯伞闪着蓝光。门框上挂着个小小的瓷牌  牌,上书:魏宅。这是魏宅的后门。包着铁皮的门板  上生满了铁锈,看来主人多少年没有打开过它了。 可这些日子,小门开开了!八路军把个北平城围得  铁桶一般,魏宅乱了阵脚!
不远处,临时修起的天坛机场上,飞机像苍蝇似的, 飞起来,落下去,加上来空投物资的运输机,整天嗡  嗡声不断。八路军的大炮专往飞机场上干,不许跑! 整个小井胡同也是人心浮动。谁还有心过小年呢?  穷人们心里真有一股说不清的滋味:苦日子总该熬  到头了吧?!他们盼着八路军快点进城,但又最好别动枪动炮的——北平是古都啊!
〔幕启:飞机嗡嗡声渐渐远去了。透过隐隐沉下去的  炮声,从胡同北口飘来了卖关东糖的苍凉叫卖声: “约糖!约关东糖!”接着,南院响起了一阵祭灶的爆  竹声,但稀稀拉拉,不成气候。少顷,爆竹声停了。
〔刘家祥左手掐着从灶龛上揭下的灶王爷纸像,右手 拎着一根火筷子走出院门。这是一个不懂得上愁的 人,但这些日子可真沉不住气了!肚里饿得作不过 主来…
〔警察巡长吴七手里捏着一小打大红的纸片子,从胡 同南口走来。

刘家样 (一眼看见了吴七)七爷!七爷,(凑过去)不是说傅 作义跟八路军拉上手了吗?怎么大前儿个夜里,齐化门外,又溜溜地响了一宿的枪呢?
吴  七 (往四周瞅瞅,压低嗓门)那是自来水厂,二零八师兵变!跟傅作义掰了 …… 
刘家祥 这帮孙子 ……
吴  七 刘大哥,您还没听说呢!八路军怕傅作义压不住碴 子,叫打开西直门,派两个纵队进城,归傅作义指挥
刘家祥 多么仁义!那么傅作义呢?
吴  七 傅作义能含糊吗?这回动真的了!(捂住半拉嘴)把 二0八师给灭啦 …..
〔此时,从北口隐隐传来了一个哑噪有板有眼的哼唱 声。唱词是“北平俗曲——门神灶”,曲调用的是老 年间的“太平歌词”:
“腊月二十三,送神上天。 祭的是人间善恶言。
当家人跪倒,
手举着香烟…… ”
吆喝声:“画儿来!卖画!”测字先生杨半仙穿着个短 摄摄的破棉袄从北口走来。他一只手捂着冻红了的 耳朵,一只手抓着一卷年画。
吴  七 怎么着?杨半仙,不测字儿啦?
杨半仙 (用袄袖子抹抹鼻涕)吴巡长,您圣明。这年头,阔主 不信命,信这个!(伸出右手,用拇指与食指拢成个 圆圈儿)美钞!大头!穷主呢,兜里铺子儿没有。刘大哥,拉兄弟一把,来张年画!杨柳青的,地道的卫抹子。(把画打开)您来这张!《庆乐丰年》……
刘家祥 庆乐丰年?嘿嘿,我这肚子里都是豆腐渣 … …
(如需完整剧本台词,请关注公众号 “爱小品” 获取!)

 

(想知道更多小品台词、相声剧本,请关注“爱小品”公众号) guanzhu
分享: